默认
回复 0

221

主题

24

回帖

2300

积分

管理员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2300
商道•林尚沃的故事[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9 2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尚沃原本以考上译官为志愿,但由于科举考试的黑暗让他的梦想破碎,于是林尚沃就开始加入湾商,因为他天资聪颖加上汉语能力佳,使他32岁就成为湾商大房,并看重人蔘、貂皮的贸易,垄断朝鲜八道以及对中国清朝的商业贸易,终於使义州湾商成为朝鲜第一商团。1811年两西大乱爆发,林尚沃代表湾商出资协助政府平乱,因而获得纯祖的认定破例赐予林尚沃三品的官阶。
     此外,他除了是商业奇才外,还是一位勇敢无畏的义士。在“两西之乱”发生期间,他高价买入救灾盐低价卖出,发放救灾米,广得人心,最后竟然把山贼也感化做回良民;在他被松商迫害而被官府捉走的时候,大批的灾民和山贼跪在路边为他求情……这是多么令人吃惊、让人感动的场面。当他得知间接害死他父亲的松商大房朴酬未被赶出松商,境况堪忧的时候,他不计前嫌,以江商的实力,帮助朴酬未夺回松商大房。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林尚沃虽然不是皇帝,但他的一生,以“视财物如水一样平常,做人如秤一样公正刚直”的座右铭,义无反顾地帮助他人,不管对方是官婢还是仇人,是同行还是贫民,是山贼还是造反的乱党……
   林尚沃积极从善,他常常发送粮食给贫困的民众,无论身分是如何,林尚沃都能一视同仁一样地对待,加上他视「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横」,终於让他成为朝鲜第一巨贾。林尚沃至今仍受朝鲜万民敬仰,他的事迹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林尚沃是一个有修养的哲人,他能够看穿“权无十年盛,花无百日红”,知道“富贵不过三代”的道理。事实上,古今中外保持富过三代以上的门户是绝无仅有的。这正和林尚沃“财上平如水”的哲学如出一辙。无论多少财产,无论怎样富裕,都不可能世袭三代,这就是天道。
财富和利益不能永远占有,这就是潮流。因此,如果给子孙们留下财产,他们将变得懒惰、无能,这将对他们造成伤害。平时,林尚沃教育他的子孙“财物是招祸之门,遗产是斩身之刀”。
    林尚沃的成功给我们展示了以人为本的道德基石之后再向我们展示了以诚为本。可见一个人无论做什么,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在自己的内心里面都得以这两点作为根基,作为标准。所谓以诚待人就是以赤心或丹心待人。这其中是没有一丝的虚伪的真心与忠心。
这就像古圣人说过的那句话一样“君子喻与义,小人喻于利”所谓义是以对方为出发点,因而绝不会有不义。而所谓利是以自己为出发点,只会产生不义与怨恨。
    成功的人生——无论是从政、从学、还是从商,首先是从做一个好人开始的。其友人金正喜对林尚沃经商的评价是:“非逐利而求义也”,悟透商道的林尚沃真正做到了自己所说的“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
在担任郭山郡守期间,三个人找他借钱,林尚沃借给老实经营的人100两银子,借给善于投机的商人200两银子,而借给一个“无赖”3000两银子,虽然大家都不理解,但事实证明了林尚沃识人的眼光,八年后,那个别人看来是无赖的人以5万两银子的人参回报了林尚沃的帮助。
    商道即人道,经商实际上是投资于人,林尚沃发现了此人不以钱财为目地、且“不欺”的一面,认为他把握住了经商的“天道”,从而投资于他。也反映了林尚沃关于能成就大业者的标准:“不为钱财所累,诚实而不欺骗他人,且具有透视未来的眼光”。助人者自助,自助者天助。
    这个故事反映了这样一个真理:小生意得利,大生意得人,得人心者得天下。
    在成为朝鲜王朝的首富后,面对反叛成功就可成为开国功臣的诱惑,林尚沃通过断足之鼎巧妙拒绝了匪首洪景来要求他加入反叛集团的要求,从而度过人生的第二次危机,得以长享富贵。而拥有大量财富又梦想成为天下第一王的好友李禧著却没能抵挡权力的诱惑,最终叛乱失败,身败名裂。儒家文化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的“治国、平天下”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使国家大治、使天下太平”,而非大乱天下自己当皇帝。林尚沃坚守本分,以“经商平天下”为自己毕生的理想,不仅实现了人生目标,也得以善终并青史留名。
    财富、地位、名望犹如鼎之三足,对此要保持平衡的心态,对自己的人生没有合理的定位,欲望膨胀、超越本分的人,一般都会以惨败收场。在结束因舞女松伊而遭受的流放生活后,林尚沃通过石崇大师赠与的戒盈杯体会到了节制欲望而实现自我满足的“自足”,才是成为天下甲富所应遵循的商道。于是他选择了一条无路之路:不仅拆掉了大房子、而且毅然终止了与心爱的女人松伊的关系、并将所有商业事务都交与助手朴钟一打点,自己隐居田园,当起了侍弄蔬菜的老农。在人生和事业的巅峰选择激流勇退,这不仅需要极大的勇气,更需要对人生意义的真正感悟和对财富、名望、地位的超脱,对自己内心欲望的克制。
     只有克制住内心炽热的欲望,才能洞明世事,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自足境界,由商道而成商佛;相反,如果眼中只有利益,最后就不免成为睁眼瞎,看到的人都是:这人对我是利还是害,能给我带来利益还是损失,而看不到那个人的真实面貌。
    人生的满足不能仅仅依赖于外物,节制欲望而实现自足才是人生幸福的本源,事业到达一定的高度后,要能超脱自己的欲望,从而实现人生幸福的新境界。晚年的林尚沃由院子里的小鸡被老鹰抓走之事体会到自己作为首富的天运已经到头,认识到财富为身外之物、做人才是首要之义的林尚沃散尽家财,将自己所有的财产回归给社会,悟商道而成商佛。
    在国家保护合法财产的今天,我们不提倡散尽家财,但财富的真正价值在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富而行善、热心公益事业的商人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才会聚集人气,保证事业的长久。
    林尚沃直到今天还能为人们所称道,不在于他是朝鲜王朝的首富,而在于他富而行善的人道精神。财运不是永恒的,但精神却是长久的,此所谓“财如流水,精神永存”。在其好友金正喜看到林尚沃写的“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并得知他散尽家财的消息后,深感他参透商业真谛的金正喜为他作了一幅《商业之道》来作为自己的收山之作。画中用惜墨如金的笔法刻画了晚年林尚沃的生活意境,再现了他“平和看财,正直待人”的商业之道,这是对林尚沃一生的总结,也是他成功的经商之道。这应该是每一位有志于做大事业之人的座佑铭。
    今天,如果我们没有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当作一种愉悦自己、愉悦他人、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来做,而仅仅把其作为赚钱的工具,可以说,你既不能长久,也无法享受事业成功所带来的乐趣。无法悟透人生真谛,悟透商业价值的人,充其量也就是个暴发户、守财奴。
    关于林尚沃之死,世人所知不多,据说是在初秋季节。
    一天午休,在梦里,他看到曾亲密爱恋后又狠心与之分手的松伊乘着白鹳悠然地飞上了天空。从那时起,林尚沃的身体便开始急剧衰弱。以前他还喜欢种种菜、干点农活,此后由于行动不便,户外活动基本就停止,大部分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
    终于,在一个凉爽的秋日,他让下人们打来满满一盆水,没有要下人们搀扶,自己洗漱完毕,然后又让下人拿来镜子,呆呆地看着镜中自己的脸庞。"喂,稼圃,"林尚沃盯着镜中自己的面容,自言自语。两旁的人都以为他是看到了虚幻的东西,但并非如此。他只是在对着镜中自己的面容自言自语:"这一生,你真是受苦了。"林尚沃是在对着自己借用一生、行将蝉脱而去的躯壳自言自语。然后,他让朴钟一拿来笔墨纸砚,自己站起身来,浓墨饱蘸,用尽平生之力挥毫写道:"死死生生生复死,积金候死愚何甚。几为闲名误一身,脱人偶具上苍穹。"
    林尚沃的绝笔诗作可以称做他的临终偈。作为商人,林尚沃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朝鲜甲富,但他懂得“积金候死”的愚昧,懂得取得巨大成就却搞垮身体的幼稚,就此而言,他是一个纯粹的修道之士,他最终完成了石崇大师对他的期望,修成商佛。
    那天夜里,林尚沃停止了呼吸。一大早,下人到林尚沃的房前给林尚沃请安,但林尚沃的房间里没有一丝动静。以往,即使在林尚沃身体很虚弱的情况下,下人们来请早安,他也会大声回答。见屋里没有一丝动静,下人非常惊惶地跑去将朴钟一叫来。朴钟一赶忙跑到林尚沃床前,只见林尚沃安详地躺在床上,就像一个熟睡的人。朴钟一轻轻地摇了摇他,不小心摸到了林尚沃的手,他的手上虽然还留有余温,但体温已在渐渐退去。林尚沃手中握着一把折扇,仿佛前一秒钟前还曾扇过一样。朴钟一清楚地知道这把折扇意味着什么。
    佛教要求人们达到一种"空手而来,空手而去"的境界,林尚沃正像他在诗中所描绘的那样,是个只身来去的歌者,"空手而来,空手而去",抛弃了人间的世俗了赤手升天。
    林尚沃终生敛财无数,却千金散尽,复归农事,悟"商道"而成佛,达到了"商佛"的境界。林尚沃的生平提醒现代人,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愉悦,但又能有几人能领悟呢?
  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一个人的成功,不仅在于赚了多少钱,还在于他如何赚到这些钱,以及用这些钱去做什么。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在发扬儒家传统文化、引领世界潮流的进程中,我们显然落在了很多亚洲国家的后面。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希望我们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能探求商道、遵守商道,规范经营、永续发展,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座右铭: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