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戒乃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在家菩萨自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最高乘戒。据《梵网经》所载:受持菩萨戒有五种利益:一者常得十方诸佛愍念守护;二者临命终时,正见心欢喜;三者所生之处与诸菩萨为友;四者功德成就、戒度成就;五者今世后世性戒福慧圆满。
菩萨戒,是发大乘心的菩萨所受持的戒律,分为出家菩萨戒和在家菩萨戒两种。出家菩萨戒共有十重四十八轻戒;在家菩萨戒计有六重二十八轻戒。
《受菩萨戒仪》云:“三皈五戒得人身,十善八斋生天报,持十戒、具足戒,出烦恼之爱河,得罗汉之圣果。受菩萨戒者,得于佛果。” 故《梵网经》中记载,菩萨戒 “是诸佛之本源,菩萨之根本”。
《受菩萨戒仪》提到,受持菩萨戒有八种殊胜:
一、极道胜:受菩萨戒,如大鹏鸟举趐高飞,能至十万九千余里。这是因为受持菩萨戒,一发心即超越六道轮回;二乘行人则回小向大,迳趣无上菩提。
二、发心胜:一念发大悲智之心,即超二乘境界。如过去有一沙弥,由于发广大菩提心,其师虽已证得阿罗汉,反对其生恭敬,为沙弥担荷衣物、让路而行。
三、 福田胜:假使供养满阎浮提内阿罗汉,不如受菩萨戒之功德。
四、 功德胜:受声闻戒,其光犹如萤火;受持菩萨戒,功德则如日光,无所不照,功德广大。
五、受罪轻微胜:受持菩萨戒,设使破戒,犹胜外道不受戒者。外道邪见,永沉恶道,无有出期。破戒之人,由戒之威力,即使堕入恶道,受罪轻微。若堕地狱,作狱中王;若堕畜生,作畜生王;若堕鬼中,作鬼中王;若在人间,作人王国王;若在天中,作天中王。生生之处,不失王位。故《璎珞经》云,有犯名菩萨,有戒可破;无犯名外道,无戒可破故。
六、 处胎胜:菩萨处胎时,常为天龙八部诸善神王之所守护。
七、 神通胜:能变大地为黄金七宝,搅长河为酥酪醍醐,能一念超百千世界,能一日化百千众生。
八、 果报胜:生莲华藏海,证法性身,一得真常,永无退转。
戒为正顺解脱之本,是一切修行的基础,一切善根功德皆由持戒而生。《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生慧。” 戒如良师,指引方向;戒如轨道,规范身心;戒如明灯,照亮前途;戒如宝剑,断除三毒;戒如船筏,到达彼岸。《梵网经》谓 “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 《大般涅槃经》云:“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因见佛性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论是在家、出家,欲于修行有所增益,必须以戒为师,依戒而生诸善法,净化身心,直趋菩提。
佛经说:「詹匐花虽萎,犹胜诸余花。破戒诸比丘,犹胜诸外道。」佛说破戒的比丘虽像已死之人,但因为戒的余力,仍然能够胜于人天道行。犯戒的比丘,胜过无犯的人。所以佛又说,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
《大智度论》亦说,宁愿受戒而破戒,破戒忏悔后便能得清净解脱,但不受戒则轮转三界,永无出离之期。
佛门有二健儿,必解脱:一者持戒不犯,这种人一定解脱生死。二者犯能忏悔,虽犯戒能忏悔,也必解脱生死。
佛说,过去有四比丘犯重戒,于空王佛前至诚忏悔,七天七夜,罪业得清净。四比丘现在都已成佛:东方是阿閦鞞佛,南方是宝相佛,西方是阿弥陀佛,北方是微妙声佛。
所以大家要记住,宁可受戒犯戒,不能不受戒;如果犯戒,至诚忏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能忏悔,是大善,忏悔发露,立志不再犯,即得清净。
我们无始以来,罪业多如恒河沙,大如须弥山,故必须向佛忏悔,才能解除。如《五十校计经》说:“齐至等觉,皆令忏悔。” 到了等觉菩萨的地位,仍需忏悔,何况我们这些凡夫!
大众对受戒的误解:
1、知法犯法,罪加一等,还是不学戒,不认识他的好。
2、他们告诉我,我这么年轻,要是受了戒,万一犯戒,一定下地狱。
3、要是受了戒,起心动念都是罪,死定了。
4、受了戒做错事还要忏悔,还是不受戒好,也不需要忏悔。
5、误认为菩萨戒高不可攀,所以,望而却步。《梵网经菩萨戒》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谁发愿受持,谁就契机。"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 。受戒使我们浊恶凡夫成为第一清净者。念佛与受持菩萨戒相辅相承,合则双美,分则两亏。
6、误认为受戒犯戒罪加一等。佛、菩萨慈悲处处呵护众生,从不加罪于众生。且还在许多经典中告诉我们犯戒忏悔的方法,我们依教奉行,可重获清净。加之受戒之人,临犯错造恶之境,生惭愧心、迟疑心皆得减罪。
授持菩萨戒之犯戒与失戒
持戒功德:菩萨虽持一戒,要比小乘持具足戒的功德更大,因为菩萨戒的每一戒都是 "无尽戒" ;持一戒,即在一切众生分上得到持戒功德,众生之数无量,持戒的功德也就无尽了,所以受持菩萨戒的功德之大,大得无法比喻。所以璎珞经卷下说: "法师能于一切国土中,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萨戒者,是法师其福胜造八万四千塔。" 又说:" 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 又说:" 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 可知,教化他人出家受菩萨戒的功德是很大的,自己受菩萨戒的功德,那就更大了。
犯戒罪过:有人以为受戒固然功德很大,犯戒的罪过也是很大,唯恐受了戒不能坚持不犯.所以没有勇气受戒,但在这里明白告诉你:" 有而犯者,胜无不犯," 为什么呢?这就是菩萨戒的功德作用了,因为持戒是对一切众生持的,所以在一切众生中有功德,犯戒则绝不可能对一切众生而犯。比如犯杀生戒,即使天天杀,时时杀;也不可能杀尽一切众生,杀一众生,仅于一个众生身上得罪,杀生有罪,却没有在一切众上身上得罪。所以又说: " 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 所以又称菩萨戒为 "四十二贤圣法",四十二个阶位的菩萨(三十贤位加十二圣位),是由于受持了菩萨戒而得。所以华严经要说:" 戒是无上菩提本;" 梵网经要说: "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
失戒情况:菩萨戒不是 "尽形寿" 受持,而是 "尽未来际" 受持,所以命终不舍戒,菩萨不拒性别与变性(男女身互转)之人;所以二形不失戒。菩萨戒只有在两种情形下失戒:一是犯了重戒,二是故意舍去大菩提心。犯重戒有两种:一是破重戒,是以上品烦恼缠犯(如故意杀人);二是污重戒,是以中品烦恼缠犯(如过失杀人,不加注意而误杀人)。舍大菩提心,即是对人宣布不做菩萨了,或者不相信有菩萨行了,或者以为大乘不如小乘好而不学大乘法了,乃至不信佛法而信外道了,这都成为舍菩萨戒的因缘。
有犯不失:菩萨戒一经受得之后,从生至死,直至成佛,都是永远随逐的,因为戒体是一种无形状无表象的无漏色法(物质体),当它一经熏上了我们的本性理体之后,只有被遮没的可能,却没有失落的可能了。所谓犯了重戒失戒,那只是因受恶法阴影的遮没而失去了戒体的功能,并不即是戒体从我们的本性理体上失落,这是应当明白的。所以梵网经许可犯了十重的人,于佛像前忏悔过恶而取相重受;璎珞经则直言:"十重有犯无悔,得使重受戒; "瑜珈也是直说:"以上品缠犯如上他胜处法,失戒律仪;应当更受。" 此所以 "重受" 或 "更受",乃是以外在的佛菩萨(他)力,为引发先前曾熏受的戒体,使之恢复其戒力功能而已。
受菩萨戒要做什么准备?
要做菩萨就要真实的脚踏实地的来学佛,先对无我、对出离方面要有感受,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的发起菩提心。小乘是把自己的漏给堵住,轮回的业把它结束掉,你的生命这样才会充实,才会大而有光。所以你看这个画像也是,凡夫就光是一个人,如果圣者头上就有光圈,这样行起菩萨道来,菩提心才会非常强大有力。
现在想受菩萨戒,往往以前就有这样的善根,但是来到地球上投了胎之后,我们在这个境界当中会迷失掉自我,迷失了自我之后有时候就变得没有力量了,我们的生命都迷惑在这个业力的世界里面。就好像飞在云雾里面,靠感官完全没有办法看到,这时候只有看仪表盘。所以佛陀的经是真理的指导,它叫规则。这个就像仪表盘一样,你只要看着它,跟着它的指挥,你参照于真理你才能超越出这个迷雾,六道轮回的状态。那个迷雾就好像众生业力一样,我们自己给自己造的业力的环境,如果没有佛讲的真理就完全迷失在里面了。
菩萨戒的行持
现在一般人对持戒有一种畏惧之心,就是怕自己持不好戒,罪过很大,会下三恶道。其实,受菩萨戒的前提是要发菩提心,受了戒就跟成佛结上了缘。能够跟成佛结上缘分,比不受戒而没有缘分来得强。
宁可受菩萨戒,犯了重戒下地狱,也比你不受菩萨戒好。为什么呢?因为结上了缘分,所以下地狱出来后还可以成佛。永远不受菩萨戒的就没有这个缘分,无量劫还要轮转,也还是要下地狱。
受了《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戒的,前面的十重戒要注意,不要去犯。其它的四十八条轻垢戒是可以忏悔的,犯了后忏悔能够忏除。更何况受了菩萨戒,我们就有菩萨戒的戒体,有这个戒体,就有佛力的加持。
如果不受这个戒,当对境生起的时候没有戒律的护持,就一定会犯。如果你有戒体的话,遇到对境,戒体马上产生作用,你就不会去犯。所以还是要勇敢地来受菩萨戒。受戒对自己有好处。
授持菩萨戒的开示
希望大家第一要懂得戒的意义;第二要知道怎样要如法受戒;第三要知道受戒的功德;第四要知道失戒的罪苦;第五对受戒的道理要正解深信;第六要发大愿求上品戒;第七要至诚禀受净戒;第八要精明戒法;第九得戒后要善能护持,少有亏损当从速忏悔;第十当知处处都可以持戒的,不一定要出家住寺院才能受戒的。希望戒子得戒后,当如法精修,毕生严持不犯,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才能达到受菩萨戒的目的,获到殊胜功德――圆满菩提,究竟成佛。则上不负世尊制戒利人之盛德,并且不负发起传戒诸同仁的厚情,和你们这次受戒的胜缘。
你想往生,一定要受菩萨戒、发菩提心。佛经里有个比喻,你受了菩萨戒,你的这个碗就是一个金碗了,这个金碗就是砸碎了,碎片还是金子的。不受菩萨戒,受其它戒,你的这个碗是泥巴碗,就算是一只完整的碗,但还是泥巴的。所以我们鼓励大家受菩萨戒。
关于菩萨戒,对十重戒要很好地去受持,不能丝毫违犯;对四十八轻戒,尽量去受持,能受持多少就受持多少。关于持午问题,如果确实持不了,那就晚上吃一点,作服药想,但是要生惭愧心。
我们在这个世间只能粗持戒律,这也说明我们在这个时代,只靠持戒是没办法得解脱的。如果以自力的法门修行,对持戒的要求就非常高,但如果再以诸佛、菩萨的慈悲愿力,以其愿力令我们行持圆满。
受大乘菩萨戒,既得如是广大功德,因此奉劝诸善男信女,凡是信仰佛法皆应求受大乘菩萨戒。既有百益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